首页 > 高考备考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考点有哪些

时间:2019-04-01 13:29:26作者:爱上高考站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的考试题目和初中相比多了不少,但一些基本的题型还是有的,比如说文言文阅读,考的有选择题、翻译题等等。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自然是要难一些的,小编整理了关于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考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考点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考点有哪些

1、命题规律

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者是人物的主要品行、行为、观点,或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待选项均为文中语句,其中有些是干扰项。

2、误区剖析

混淆人物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杂在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

混淆“品性”

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士、孝子等,以此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物品性的错位,误入陷阱。

混淆事理

命题人故意混淆题干要求和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检测考生这一方面的辨析能力。主要表现在混淆片面与全面、混淆未然与已然、混淆观点与事实、混淆直接与间接等方面的设误。

①混淆片面与全面。如“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其中“②公禁之,民不敢犯”写的是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而题干中包含了“严”和“不残”两方面的意思,选项犯了以偏概全之误。

②混淆未然与已然。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其中B项上句“以北山石为椁”写的还是孝文皇帝对厚葬的一种“想法”,而不是写薄葬。考生若选该项,就犯了把未然当已然的错误。

③混淆观点与事实。如“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其中“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写的是作者陈述的既有事实,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显然,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④混淆直接与间接。如“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其中“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写的是齐桓公让百官有司做的事,不能“直接”体现齐桓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高中语文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考点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1.词语解释题

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考查的绝不是你机械记忆的能力,而是你利用上下文进行文意推测的能力。所以一定不要凭记忆直接答题,而要回看原文。结合上下文仍旧回答不出来,就需要使用 “猜”的办法,比如因形求义、因文求义等。可以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锻炼敢猜、能猜、猜对的习惯和能力。

2.内容归纳题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这类题中的错误选项,叙述或分析的错误通常集中在以下六种情况:

1)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2)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3)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4)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5)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6)强加因果关系。

3.文言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对照翻译,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解题方法的全部内容,高中文言文并不难,找准方法,再加以实践,你的文言文阅读一定可以强势突破!

展开全文

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触屏版|电脑版

版权所有©爱上高考站(u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