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19年高考历史关于一带一路的考点预测

时间:2019-04-30 15:29:53作者:爱上高考站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经圆满落幕,2019年高考赶上一带一路,作为近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一带一路很可能再次出现在今年的高考中,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关于一带一路的考点预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年高考历史关于一带一路的考点预测

2019年高考历史关于一带一路的考点预测

考点1: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丝织业发展;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

考点2:两汉路线

陆路为主: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由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罗马);使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 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海路: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联系。

考点3:唐海陆并举

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到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

陆路:从长安向东可到朝鲜,从长安向西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

考点4:两宋陆路受阻,海路为主。

考点5: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a、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b、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c、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a、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b、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2019年高考历史关于一带一路的考点预测

(4)历史意义:

a、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b、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c、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d、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试题预测:

材料一 :

丝绸之路被誉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世界文化的大运河”。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与印度的丝绸贸易,有专家认为印度瓦萨出土的丝线为公元前1000年前的周穆王时代的产物。西北丝绸之路正式被官方开通,始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遣副使访问中亚、南亚及西亚各国)。当时我国的冶铁技术、铁器、井渠法传入西域,西方的玻璃、琉璃等特产和葡萄、苜蓿、石榴、胡桃等植物传入中国。印度的艺术、佛教、音乐、舞蹈等也传入中国。东汉末年,由于匈奴抑制西域一带、丝绸之路一度梗阻 。唐代是丝绸之路达到最终繁荣的时期,阿拉伯和欧洲商旅往来不断,将中国与当时强大的东罗马两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丝绸之路梗阻。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西北丝绸之路日渐衰退。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借外访的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丝绸之路繁荣与日渐衰退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现实意义。

答案:

(1)繁荣: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位置,政府政策的支持,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衰退:中原政权(宋朝)国力的衰落,指南针与航海技术的应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北自然环境的恶化。

(2)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助于推进亚洲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加强欧亚大陆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可引领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

展开全文

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触屏版|电脑版

版权所有©爱上高考站(u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